欧洲,消失的PBAT ?

  • A+
所属分类:降解资讯

报道,

2022年全球PBAT产量仅仅4~5.7万吨!

PBAT在全球生物塑料中的占比少得可怜!

这是2023年12月12日在欧洲生物塑料大会上三家研究机构透露的数据。

1、迷幻的预测

第一家机构的数据是,PBAT产量是190万吨*3%=5.7万吨。

第二家机构的数据是,PBAT产量是150万吨*3%=4.5万吨。

第三家机构的数据是,PBAT产量是400万吨*1%=4万吨。

看到这个数据,第一反应就是,欧洲人不玩PBAT了?还是缺乏亚洲数据的支撑?

基于对欧洲研究机构的尊敬,我们宁肯猜测:他们是在欧盟委员会SUP指南和PPWR指令颁布之后,对未来生物降解塑料特别是PBAT抱着悲观的预期,而做出的严谨判断。

果真如此,指望欧洲重新拿起消费PBAT的重担,已经无望。

果真如此,我们是不是玩得忒大了?

2、割裂的欧亚

因为这个数据对广大的中国PBAT聚合厂家来说,肯定是不满意的。

当前中国仅算投产过的产能就有139.1万吨,2022年初级形态的PBAT纯树脂产量16万吨,销量15万吨,也有机构称销量是12万吨。

欧洲说的4~5万吨,与中国说的15~16万吨,中间有3~4倍的差距。

中国的PBAT去哪了?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17~2022年其他初级形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含PBT和PBAT)出口分别为25.6、28.2、25.1、23.6、33.0、31.9万吨。

往年PBAT出口数据不好说,近两年PBAT出口保守估计也有5~6万吨。

要知道,PBAT聚合厂老三家金发科技、蓝山屯河、金晖兆隆,早年国内基本没有什么用途,都是出口欧美。

新兴厂家中,万华化学、康辉新材、睿安生物都是出口的后起之秀。

更何况德国巴斯夫的合作工厂彤程新材,它6万吨的产能在国内基本没怎么在国内销售,大部分都被巴斯夫包了。

欧洲,消失的PBAT ?

3、残酷的现实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23家PBAT聚合厂家产能139.1万吨,比上年新增41万吨。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9家聚合厂家即将投产的PBAT产能120万吨。

产能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低迷的开工率,2023年全年平均开工率维持在13%左右。

未来还有120万吨在建或建成未投产产能,相对于现有市场需求,产能无疑是严重过剩。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还有更残酷的现实就是,在中国市场标准混乱,各种技术路线并存,PBAT顶多只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场需求。

PBAT、PLA、PBS、PHA、PPC、PCL、PGA、EPA、OBD、OBE、LZY、BDPA、D2W、TDPA、PO……这些字母简称,前面加上个“降解”、“环保”、“生态”之类的字眼,普通人根本分不清楚谁是阿猫阿狗。

政策转向才是真正的残酷现实

欧盟SUP指南和PPWR指令的颁布,意味着欧盟将拥抱减塑、循环、回收再利用的理念。

我国2021年9月15日《“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简称1298号文),意示着从“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转向“减量替代、回收利用、末端处理”的转变。

在2023年11月的联合国环境署《终止塑料污染》INC-3会议期间,中国和沙特等国家也着重关注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果真如此,欧洲那些数据,抑或不是骗人的迷药,而是苦口的良药?

欧盟人口4.5亿,美国人口3.3亿,加起来都没中国多。

未来哪里的市场更大?

现在欧洲不玩PBAT了,指望欧洲重新拿起消费PBAT的重担,已经无望。

欧洲开始聊别的了,一个是生物基,一个是可再生碳。

以后见面都得聊点天气,才算与国际接轨啊!

4、平价的降解

也就是欧洲生物塑料开会前夕,12月11日,中国化工报发布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传统塑料经济替换条件已趋成熟》

中国化工报1985年1月创刊,原来是化工部主管,后划归《经济日报》社主管,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

这是代表官方的意见吗?

实际上,该报得出这个结论的最核心依据是——可降解塑料即将跨进“平价时代”。

这背后是多少资本的血与泪铺就的时代啊!

不过该报也给了光明的前途: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协会最新数据,我国目前涉及塑料污染的各领域数量如下:

1.塑料袋:180万吨;

2.农用地膜:145万吨;

3.一次性餐具:150万吨;

4.吸管:6万-8万吨;

5.酒店用品:70万吨;

6.快递包装:40万吨。

该报还建议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PBAT等成熟绿色替代产品的市场导入推广与行业政策支持,鼓励绿色消费方式。

果真如此,我们的生物降解厂家们是不是做梦都要笑醒?

相关推荐: 赞中国禁塑限塑2023第一号令

 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用2023年第一号令方式为中国禁塑限塑送上破局之举,值得大赞特赞。        一赞担当精神。一号令由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署名签发。他们面对全国用价高质劣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作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的困境,敢于挺身而出发新…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解塑哥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